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作了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理念、思路、目标和信心,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把握十八大精神,指导工作实践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在各个场合的讲话截止目前达五十多次,因此,要学习其讲话,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把握其主要精神,纵观习总书记一系列讲话,我们不难看出其讲话是有内在必然联系的,我们来梳理一下,习总书记上任后15天,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的一系列讲话中又反复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和平发展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依法治国),强调要深化改革开放(2012年的12月7日至11日,习总书记到广东考察调研,重走了邓小平的南巡线路,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2012年12月4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2013年4月19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他的这一系列讲话及其反复强调的这些问题,我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不是信口开河,随性而提,而是有其内在必然的联系,一切围绕着中国梦,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近代中国梦,即两个百年的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要实现这两个百年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是必然要求。因此,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只要理解把握好中国梦、中国道路、改革开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涵和实质及要求和举措,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将其贯彻好执行好。也就算学好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所以今天我就围绕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和大家展开交流。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总书记上任后在多个场合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3月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释了这一中国梦,随后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对中国梦进一步作了论述。
        习总书记为什么一上任反复强调中国梦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历史来说,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国家衰亡和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朽封建统治者的革命斗争。同时,奔走世界,寻找强国富民的真理,求索振兴中华之路。从李鸿章、张之洞等领导进行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百日维新”,再到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虽受历史局限,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都怀揣着振兴中华的梦想,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势力支持的北洋军阀使国家更加分崩离析,国不成国。正是这种苦难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生。她接过历史的接力捧,开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引领下,共产党人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中央领导都不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毛泽东曾多次提及百年争取独立、百年建设伟大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的具体构想;邓小平在历史转折关头,拨正民族复兴的航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绘就民族复兴宏伟蓝图,重铸了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主题报告中首次使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胡锦涛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爱国主义旗帜,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这三面旗帜。广大中国人民也始终不忘振兴中华的执责和使命。改革开放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最响亮的一句话。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可见,中国梦凝聚的是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习总书记这一届中央领导,也必须接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接力棒,动员全中国人民的力量为实现这一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现实来看,作为中国人共同理想的中国梦的提出有其现实必要性,虽说当今中国GDP保持高速增长,国人的物质享受前所未有,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生命的方向感,失去对生活的幸福感,失去对未来的信心,感觉苦累不堪。焦虑忧郁都是家常便饭。道德滑坡事件比泥石流还来得磅礴稠密,连总理都忍不住怒斥“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面对这种现状,实现“中国梦”的号召无疑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的愿景就像一个“灯塔”与“导航仪”,指引人们前行。当人们在低头工作时,不时抬头看看远方。远方的光明往往能化解现实中的困难,它可以使人们看到更远,心胸更加豁达,激发人们的理想,坚定人们的信仰。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及对外访问的各个场合对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实现中国梦的方向和途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他对老百姓梦的回答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他的话振奋人心,使人倍受鼓舞。
同时他还指出实现中国梦要遵循“三个必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前提。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执政遵循。中国梦提出,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必将把国内社会各阶层、海内外同胞凝聚在一起,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二、道路决定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过程中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道路决定命运,虽然简短,但是这句话却包涵重要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选择了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才能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未来,才有可能实现自身价值。同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选择了符合国情的道路,才能走向富强,才能带给人民希望和美好未来。正如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冒出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正是由于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今天这样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而这条道路的选择,是如何的艰难和不易,中间又有多少的曲折和故事,只要我们翻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会明白一切。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都开始思考中国该向何处去,中国该走什么路?不同阶层、不同党派,都有各自主张。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仅仅存在百日的维新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前赴后继的努力,虽然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是最终都失败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进行了洋务运动,但是甲午海战的惨败最终证实了这一道路的不可行,因为它没有就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根本改变。后来的维新运动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虽然涉及了制度的改变,但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而且他们远离人民,没有取得人民的支持,因此短短百日维新就宣告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依然压迫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奋斗,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真正当家作主了。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是革命,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依然是一场新的意义上的革命。党带领人民,排除重重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民强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从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党心民心的道路。只有继续坚持这条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所以,习总书记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并且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的多次讲话中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些要求。
(一)要走科学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达到年均近10%的水平。改变了国家落后面貌,改善了亿万人民生活,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84位,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加之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使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科学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些重要论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之路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上升,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各国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质量和数量的竞赛、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当前阶段,我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安全形势极为复杂,比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一度气氛十分紧张,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加之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世界上一些人总是喜欢以历史上“国强必霸”的西方逻辑,捕风捉影,抹黑中国,渲染中国威胁论,干扰中国的发展。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和国际形象,不能不回答。因此,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以中国的和平发展推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但也强调和平发展道路是融独立自主与合作共赢于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发展。但也指出中国不会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不会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三)要坚持依法治国
        法律的权威和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们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普遍增强,对法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法治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广阔。而现实生活中,法治权威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徇私枉法以及信访不信法等现象依然存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期待,明确提出了加强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更加注重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系列论述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三、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第一次外出考察就到了广东,走的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的路线,也是邓小平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与路径。足以说明深化改革开放在党中央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大家知道,中国的政治领袖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领袖,其第一次带有宣言性政治活动必含价值观与执政理念,甚至伴随其执政全过程。也就是说,在多个选项中总书记取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或起始点,充分反映了他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国家体制改革的意志。习总书记在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那么习总书记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改革呢?
 一是改革开放既是过去的必由之路,也是现在和将来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不仅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的明天。我们不妨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面貌做个对比,答案就很明显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呈现的是一个什么状态呢?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虽说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经济发展却步履维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大好形势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造成严重的工农业比重失调,经过1960年冬开始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到1965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又被推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当时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一种思潮主张搞“两个凡是”,实际上是主张继续按“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那一套既定方针办;另一种思潮则散布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主张倒退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否定了这两种错误方案,指出唯一的出路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搞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各项建设步入正轨。
  我们再看看改革开放搞了30多年后,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是什么面貌呢?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加,在世界上展示了一个大国风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就从我们感受最深刻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变化来说。就穿来说,计划经济时期是个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那是多么满足和得意的事情呀,而如今大人的穿着各式各样就不说了,就拿小孩子来说,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吧。再说食品供应,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买肉凭票,还得排露天长队,当时,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是零食,而今呢,想吃什么吃什么,一年四季,天天都可以吃上新鲜的肉,商店里的零食更是琳琅满目,想吃什么有什么。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后面就是卧室,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三室一厅宽敞楼房,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就办公条件来说,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桌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当时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打个电话还专门要到邮政局去,信号不好时摇上一天也打不通一个电话,现如今呢?好多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仅仅是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的几个侧面,这样的变化随处可见,举不胜举,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功劳,所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的明天。
 二是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矛盾只能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去化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官员贪污腐化,引发各种冲突。贪污是每个国家都会存在的问题,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贪污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的利欲心被快速发展的经济所激发,面对物欲横流,立场不坚定的掌权者往往会做出贪污的事,并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整个社会对政府的信仰缺失。民众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说不相信政府,只能采取上访、聚集在一起闹事等手段,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了众多丑恶现象,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劳动致富,致富光荣的观念深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中。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致富。这几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整体道德信仰的缺失。城乡、东西部和社会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很多问题。当今的中国贫富分化很大,有身价百亿元的,也有吃不饱饿肚子的,据有关数据,中国还有9000万人达不到一天一美元的购买力标准。这应该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说严重一点,在目前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背景下,部分农民还是非常穷的,这么多人就是社会不安的一颗定时炸弹。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污染环境的高昂代价,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往往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诸多问题,如沙尘暴、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而靠什么解决呢,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去化解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也急需改革。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习总书记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改革,并在多次讲话中对中国改革目标模式设定、变迁路径选择和改革过程控制等顶层设计问题的系统性、规律性和有效性的思考不断清晰和深入。习总书记强调
(一)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我们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和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二)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的不断积累过程,就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改革开放初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当前和今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科学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三)改革开放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这是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和把握好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推进,做到谋划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进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检验改革依靠人民评判,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成为人民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
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相信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就会看这一届领导的改革新举措,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四、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亮相于国人,亮相于世界,亮出了精彩,亮出了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作讲话,讲话中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打铁还需自身硬”这短短的七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8000多万共产党员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根源。可见,从严管党、从严治党正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初的政治承诺。随后的一系列举措和行为也证明了这一点,2013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确保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那么习总书记为何在党的建设上如此强调“从严”二字呢?古人说: 十岁不愁、 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杖朝,九十耄耋。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已逾耳顺之年。从受到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到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队伍达8512.7万人,全世界国家人口超过此人数的也只有12个国家。当战争远去、运动不再时,对如此庞大的党员队伍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难度也空前增加。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加之我党打天下时的“三大优良作风”被“新三大作风”代替,密切联系群众成了密切联系领导;理论联系实际成了理论联系实惠;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不少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里早已束之高阁,或刀枪入库,致使其自身免疫力极其低下,能力不足的危险相当普遍。实际年龄早已过70古稀之年、80杖朝之年、90耄耋之年,执政年龄也已逾耳顺之年的我党,应该也必须像30多年前的三中全会那样,进行认真反思,“容得下尖锐的批评”。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脱离群众现象频频上演,有在公众场合频曝“雷人语”的,有为一已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有高高在上当官老爷的,像河南、安徽、河北、广西等地都曾发生过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把老百姓即将成熟的粮食作物铲掉的事情,广西一公安部门为防群众进入,曾在楼底设置铁门,并设专人“把守”,广西柳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领导办公楼层,8个房间牌子上一律只标“办公室”,6个局领导的办公室隐藏其中。为的是防止群众来找他们,就我们身边来说,脱离群众现象也不少,“三难”现象存在就是证明,一些部门的一些干部,群众去办事,吆五喝六的,不但事难办,还话难听,脸难看,我党是依靠人民群众打的天下,执政期间依然离不开人民群众,作为党的干部,紧密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好服务者,本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然而一些部门的一些干部的行为,让人看到他们早已严重脱离群众。
        腐败现象更是愈演愈烈,近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接受的举报案件之多就是明证,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上线接受举报,从 9月2日至今,网络举报量达2.42万件,日均超过800件。而且网络举报的大部分都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贪污贿赂行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和失职渎职行为等。可见腐败问题在我国呈愈演愈烈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我党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从实现“中国梦”来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已经刻不容缓。十八大以来,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动员令,成为时代特有的“同期声”。这种历史的“同期声”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党的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领导我们事业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而要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正是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历次讲话中对党的建设都突显“从严”二字,突出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他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制定了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重视廉洁执政,加大反腐力度,我们对其讲话进行归纳,就可以发现,他强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要硬在理想信念,硬在干部作风,硬在清正廉洁。
(一)硬在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四个能否”为衡量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先进性提供了客观标准。
(二)硬在干部作风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作风不正,则人心散、事业衰。党要管党,就要管好作风;从严治党,就要严在作风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强调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并付诸行动,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中央政治局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工作开局的重要切入点,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包括厉行勤俭节约、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八个方面。(1.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4.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5.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这“八项规定”是党和政府的一个庄严承诺,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 并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今年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利用一年半时间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2批开展。每批大体安排半年时间,第一批为省部级领导机关和副省级城市机关及其直属单位,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中管高等学校,活动正在开展;第二批为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主要任务,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把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贯穿活动始终。相信在中央大力改进干部作风的动作下,干部队伍定会风清气正,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定会越来越好。
(三)硬在清正廉洁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站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阐述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习总书记特别重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并强调要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有腐必惩、有案必查。既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要求一步步得到落实。
        十八大以来,已经有薄熙来、李春城、衣俊卿、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蒋洁敏等副部级高官因腐败违纪或被免职、或被双开、或遭调查。对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老虎”的惩处,显示了中央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决心。
 并且反腐举措不断,今年5月底开始,中央派10个巡视组对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贵州、水利部、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出版集团开展巡视。目前10个巡视组已全部向巡视地反馈意见,各地均查出干部选任问题,除水利部外,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贵州、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出版集团等9地发现腐败问题,十个巡视点十个有问题,十个巡视点九个有腐败问题,可见,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有腐必反。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都开通举报网站,进一步显示出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鲜明态度,表明了党中央坚决铲除腐败分子,纯洁党员队伍的坚强决心。相信在中央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我国定会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充满着合党心、顺民意、鼓士气的巨大感召力,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顺应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了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相信在习总书记为代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国家定会富强,民族定会振兴,人民定会富裕,我们人人都会过上美好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