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廉——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庆林
      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意谓不要图快,不要贪占小利益。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占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子夏做了莒父(今山东高密县东南)的长官,临行前,向孔子请教如何把官当好,孔子告诉他这段话。
      孔子对弟子们的优点与缺点了如指掌,回答弟子提问时总是因人而异,针对性很强。同样都是问如何把官做好,子张有点眼高手低,孔子告诫他“居之无倦”(《论语•颜渊》),而子夏的毛病是“常在近小”(《四书集注》),孔子便以开头这段话告之。
  重点看看题目这句话。
  孔子曾告诫为官者:“好见小利,妨于政。”(《大戴礼记•四代》)他认为:“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灾必及身矣。”(《韩诗外传》卷六)意谓关心小事以致损害大事,灾祸就必定降临到他身上来。
  做人成事要学会权衡利弊,不可因小失大,包括对财富的追求。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因为利益有如此大的诱惑,孔子才告诫我们不可因利而误入歧途。
  记得幼年时,父亲常跟笔者说的一句话是:“吃亏者常在,能忍者自安。”还说:“记住,永远不要贪占别人的便宜。”这实乃生活的真理。自古以来,“获利显而伏隐患,得利近而播远忧”。一个人琢磨着怎样才能更好地占便宜的时候,也一定是他要开始吃大亏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播放过这样一个节目:台湾商人马爱珍一生历经磨难。26岁时,当飞行员的丈夫葬身蓝天,当时她已有4个月的身孕,还带着两个女儿。面对困境,她曾两次自杀。后来听了母亲的话,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开始经商。经过几个月的奔波,她赚到的第一笔钱,是她为原来打工的公司争取到的一个订单,老板要给她50%的利润,她只要了20%,10万台币。她在为买方进货时,明确告诉对方出厂价格,然后由买方看情况给提取1%到3%的佣金。后来有了钱,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现在她的公司在世界7个国家设有分公司。
  面对业务伙伴,要掌握利人为先的技巧,信守共同赚钱的互利法则,宁亏自己,不亏他人。这样,才有未来。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没有一个是见小利而动心的。何以?凡见小利而心动者,没有大眼光,必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中国纪检监察)